近日,呼吸疾病领域权威杂志Eur Respir J上发表了一篇研究文章,研究人员旨在调查童年中期摄入更多预制维生素A或维生素原β-胡萝卜素是否与更高的肺功能和青春期哮喘风险相关。
2021-11-24数据表明需高度关注合并TB与COVID-19的患者。应将TB视为重度COVID-19的危险因素,优先考虑给予TB患者预防措施,包括疫苗接种。
2021-11-22近日,内科学领域权威杂志Journal of Internal Medicine上发表一篇研究文章,研究人员旨在评估补充维生素D与降低这些疾病风险之间的潜在的因果关系,并对随机对照试验(RCT)和针对RCT的现有荟萃分析的证据进行了审查。
2021-09-24近日,发表在Radiology杂志的一项研究探讨了支气管扩张患者进行CT扫描所显示的SAD和肺气肿与未来病情进一步进展的关系,为临床早期预防及干预支气管扩张患者病情的加重提供了影像学支持。
2021-08-25近期,发表在AJRCCM上的一项研究发现,在慢阻肺成年患者中,长期暴露PM 2.5空气污染会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
2021-07-26严阿姨在十来岁的时候,是曾经误吞了类似钉子的东西,受限于当时的技术条件,未能及时取出。后来因为不痛不痒,也就慢慢淡忘了这件事。
进入冬季以来,呼吸道疾病纷纷上线,也让新冠肺炎有机可乘。最近,全国多地发生散发疫情,除了境外输入性病例外,上海、天津、安徽、内蒙古均出现了本土病例,由此引发公众担心疫情在冬季卷土重来。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目前我国14岁及以上青少年和成年人哮喘患病率为1.24%,其中重症哮喘占5.99%,是造成哮喘治疗费用增加和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
感冒患者近日急剧增多。部分医院的呼吸内科门诊,感冒患者甚至占了一半。专家提醒,市民尤其是老弱体虚者,在这种季节交替时期,要及时增添衣服,注意“春捂秋冻”。
由于大部分患者都不懂疾病辩证,若自行服药,常常简单粗暴,如黄痰用清热药,白痰选辛温药,干咳就服用包装上印有治疗干咳的药……这种方式缺乏系统辩证,往往会耽误治疗,很多患者就是因为前期的自行乱服药,耽误了病情,导致慢性咳喘。
些悲剧的发生,都在提醒我们,不要小看普通的感冒,特别是流感!它所导致的并发症可能是致命的,却没有被重视。
因为普通小感冒而进医院ICU真的太不值?九叔不愿意这样的状况也发生我的粉丝身上所以今天来给大家说说
四季轮回,季节变化,忽冷忽热,早晚温差明细变大,让人措手不及。这时候也成了感冒等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期。然而这种常见的疾病却依然有不少人对它存在误区,下面的六大误区你有没有中招?
冬季容易感冒咳嗽,不妨吃些橙子,能有效润肺、止咳、化痰、健脾、顺气、止渴。
摸了外界物品后摸手机,摸完手机摸鼻子,有的人在厕所蹲坑也要带上手机,殊不知,这样做会大大增加手机里的病菌量,增加疾病传播的可能性。
普通感冒和过敏性鼻炎是呼吸系统常见的两种疾病,二者有好多临床症状相似。比如,流鼻涕、打喷嚏、眼睛痒、头痛等。秋冬季容易患病,那么该如何区分是过敏性鼻炎还是普通感冒呢?
“感冒患者少了”与“大家都戴了口罩”是不是有直接的关系?长期戴口罩,人体与病毒对抗的机会减少,是否会使自身的免疫力下降呢?
近日,呼吸疾病领域权威杂志Eur Respir J上发表了一篇研究文章,研究人员旨在调查童年中期摄入更多预制维生素A或维生素原β-胡萝卜素是否与更高的肺功能和青春期哮喘风险相关。
。研究显示,女性随着年龄的增长,患严重哮喘的比例会上升。而那些服用避孕药的女性不太可能患有严重哮喘。
“一直以为灾难离我们很远,但其实单纯是我们比较幸运而已。”——洛杉矶嬴政W
在流行病学中,实现初级预防的第一步是发病率研究,目前大多数关于儿童哮喘的流行病学数据都集中于患病率或发病率上。近日研究人员根据核心人口群体和父母哮喘史评估全国儿童哮喘发病率。
在美国境内已报告有2668例由于电子烟或雾化产品相关的肺损伤(EVALI)病例,其中60例确认死亡,18岁以下的患者占报告的15%。
据中国哮喘联盟发布的调查结果显示,全球大概有3亿哮喘患者,其中,我国约有3000万哮喘患者。
支气管炎和支气管肺炎很多方面都不一样。今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吧。
今天讲一讲常见4个关于小儿支气管肺炎的问题,看看答案都是什么。
今天我们了解一下支气管肺炎,以便不时之需。
数据表明需高度关注合并TB与COVID-19的患者。应将TB视为重度COVID-19的危险因素,优先考虑给予TB患者预防措施,包括疫苗接种。
近日,发表在Radiology杂志的一项研究探讨了支气管扩张患者进行CT扫描所显示的SAD和肺气肿与未来病情进一步进展的关系,为临床早期预防及干预支气管扩张患者病情的加重提供了影像学支持。
近期,发表在AJRCCM上的一项研究发现,在慢阻肺成年患者中,长期暴露PM 2.5空气污染会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
APE作为急性病症之一,起病快且病情严重,需要及时就诊治疗。
今日是世界慢性阻塞性肺病日。世界卫生组织表示,如不采取紧急行动消除烟草烟雾等导致慢阻肺的危险因素,预计未来10年全球因慢性阻塞性肺病造成的死亡将增加超过30%,到2030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或将成为全世界第三大死因。
年轻的主持人突然离世,这种“隐形的杀手”离你并不遥远。
最近吃蟹的人越来越多,就算感染了肺吸虫也不一定立即发病,有的人就开始担心自己是不是得了肺吸虫病。
北京朝阳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王雯、北京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兼感染科主任李燕明共同呼吁,慢阻肺和高血压、糖尿病一样是值得全社会关注的慢性病,应该及早诊断发现,并坚持长期规范治疗。
除了新冠肺炎,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其它疾病的影响也都会导致患者的肺功能下降,同时肺功能下降在各个年龄层都是主要死因之一,在全球所有年龄组都有较高发病率和死亡率。